篇一
書本看了那么多,總有一些大道理是我們都懂的。然而又像韓寒《后會無期》里說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當我們還在努力看更多的書,喝更過的心靈雞湯時,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經(jīng)開始比我們偷懶了,他們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古人,他們很好學,也很愛問,更難得的是他們更會偷懶。人生那么長,變化那么多,卻想靠一言而過之,能嗎?
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感覺自己又被孔子老先生上了一課。
請原諒我是個理科生,再原諒我現(xiàn)在還是個有點耿直的程序員。邏輯寫多了,難免會生出一些奇怪的想法。
正好前些年看過的心理學書籍還有點映像,仿佛是說,所有的心理學,最后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換位思考。想想,原來孔老先生兩千年前就已經(jīng)盡得其精髓了。自己不喜歡的,如果別人非要強加給你,得有多難受。想起過去,前排座位下面有一片垃圾,他看得礙眼,難受,于是就順腳把這垃圾踢到了自己的座位下,本來就稍愛干凈的自己,看到這個礙眼的飛來之物,恨不得立馬把它撕碎,然后給那人豎起一根中指。但想想孔老先生的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這口氣,還是忍了,彎下腰,撿起垃圾,扔進垃圾桶?;氐轿簧?,一臉正義凜然的告訴同桌: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要做一個傳播正能量的小雷鋒。
篇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r /> 論語中處處都是道理,讀到這樣的一句話時,心里也是贊同不已。俗話有說道,生活就是最大的老師,生活處處皆學問,其實也是這句話的引申,可以看到古人們已經(jīng)是從其中看到了這樣的道理,連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都經(jīng)常說:學到老活到老,還有三分沒學到。
學習是一件無止境的事,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的程序員而言,每次的寫代碼,然后不停的改善,到最后調(diào)試,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而如何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做到更好,可以讓客戶更加方便的使用我們開發(fā)出來的東西,對我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因此我們就會通過不斷的討論,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去看其他更優(yōu)秀的東西來不停的填充到自己開發(fā)的東西當中去。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這句話在我看來更多的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局限于我們程序員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三人行,其實周邊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可能為我們開發(fā)的更好的程序提出更好的意見,不拘泥與小處,而放眼于各個方面,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程序員所應該做的事,每個人都可以使我們很好的老師,我們也同時需要大家的意見或者是想法,而不僅僅局限于我們開發(fā)人員的一些觀念,打破常規(guī),敢于創(chuàng)新,這也是我們必備的一樣素質(zhì)。
“擇其善者而從,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樣適用于我們的工作,我們就是為用戶去服務的一個職業(yè),因此我們就需要吸收那些好的東西,實用的東西,那些華而不實的,不切實際都是需要我們丟掉的,有時我們會為了一些功能,對我們設計的代碼反復推敲,使用效率最高的代碼才是我們的目的,因此才會有編程調(diào)試測試這么一說,也是促進我們開發(fā)的軟件不斷完善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篇三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br /> 這句也是由孔子說的一句話,點名了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對于知識的學習,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的加以掌握,但人們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看起來好像又是一個應用在學習方面的道理,但是同樣我們也是可以找出一些不懂裝懂所造成的危害的例子,比如三國時期,關羽敗走麥城,雖說有一大部分是因為關羽的自傲導致的悲劇,但是更多的是關羽覺得自己很厲害,覺得一個呂蒙小兒怎么可能敵得過自己,錯誤的估計了敵方的實力,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個近乎歷史性的時刻。關羽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定位,自己只是一個沖鋒陷陣的將軍,卻并不是一個統(tǒng)帥三軍的元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在我覺得更多是告訴我們?nèi)フ嬲恼J清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驕傲自大,因為我們不懂的地方很多,配合上面那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似乎都是有一定的?lián)系的。
生活中的我們有的時候就是無法準確找到自己的一個定位,從而覺得自己郁郁不得志,好像全世界都是和自己在作對,其實那只是因為你沒有認清自己,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朝著這個方向,終究是會找到自己的價值的。
對程序員的自己而言,也是在學校期間通過自己不停的努力實踐,找機會鍛煉自己的寫代碼的能力,到了現(xiàn)在的公司,一個與自己之前完全不同的領域,也是自己認識到不足,從而努力去學習得來的結果。也許有時我們會迷茫,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住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方向,并為之努力奮斗,相信生活不會虧待自己,世界也不會虧待自己。
也是非常感謝公司能夠有這次讓自己重讀論語的機會,自己也是從中看到了,學到了很多自己之前沒有注意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是在不斷督促自己的進步,未來也是一直會一直提醒著自己。(楊jin)